冷眼看抗菌 -德州菲林格爾
|
發布日期:2006-5-6
來源:德州菲林格爾 |
冷眼看抗菌 近期地板市場上刮起一股抗菌風,且愈演愈烈,抗菌材料也花樣翻新,地板業一夜之間仿佛跨入了高科技行業,眾廠家恨不得將造航天飛機的材料拿來造地板,讓消費者眼花繚亂,那抗菌地板到底真相如何是否值得購買呢 現在市場上流行的抗菌技術主要有四種:納米抗菌技術、銀離子抗菌技術、氧化鋅晶須抗菌技術和光觸媒抗菌技術。 這四種技術都是通過地板表面分布的各種抗菌劑散發微粒破壞細菌細胞,殺死細菌,達到抗菌效果。但是現有的抗菌技術都是無選擇性的,在殺死有害菌的同時,也殺死有益菌,甚至是人體細胞,可以說,抗菌效果越好,對人體傷害越大。 另外,抗菌產品的開發生產在我國已經有10多年的歷史,可行業標準至今還是一片空白。抗菌的標準是什么抗菌的持久性、有效性、耐用性如何界定殺菌作用的有效空間是多大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研究,在技術標準還沒有出臺的情況下,對“抗菌”就沒有一個可以度量的統一尺度,“抗菌”也就沒有依據和意義了。沒有標準,也即國家都沒有確認什么叫抗菌,企業又憑什么說自己生產的地板抗菌呢企業自己又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宣傳也只是王婆賣瓜,更不用承擔責任。再深層地想,中醫自古提出“是藥三分毒”的理論,現行的抗菌劑在抗菌過程中又毫無選擇性,到時候有害菌、有益菌甚至連人都一股腦兒抗了,室內再無菌又有什么意義 醫學界對抗菌的認識經歷了從無知到盲目信任再到謹慎使用的轉變,上個世紀初,青霉素被發現,隨后兩次世界大戰使抗生素成為抗菌神品,但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越來越多副作用的出現,的各國政府都逐漸加強了對抗生素的控制,努力減少此類抗菌產品的使用。抗菌材料面世以來,醫學界一直抱著謹慎歡迎的態度,一方面是害怕抗菌材料成為第二個青霉素;另一方面則是抗菌材料本身對人體是否無害尚無定論,制造、應用的技術又都未成熟,如此著急的推向市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強化地板的核心功能不是抗菌,發展方向更不是保健品,健康不是靠無菌室來保障的,在室內抗菌劑技術成熟之前,開發殺人的“抗菌”地板是行業的悲哀,更是消費者的悲哀。 細菌,作為大自然的一員,早在數十億年前就出現了,人類的生活既離不開有益菌,也離不開有害菌。溫室的花朵長不好,人的成長也需要細菌來鍛煉自身的免疫系統。誠然,健康是現代家庭的首要追求,室內環境更是需要注重的一大方面,但是在地板選擇上盲目相信一些商家的噱頭,無疑是舍本逐末了。多開窗、勤洗手比所謂“全抗菌”裝修重要的多。最后送您一句話:與其重金打造一個無菌室,不如從小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