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我國機電進口總額為16000億元,同比減少7.2%,但是我們發現上半年機電進口數量增加了14%,也就是說單筆進口成交金額下降了20%左右,其中以多片鋸為主的專有機械進口增加超過30%,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數據呢?
一方面是由于后金融危機時代,美元強勢升值,歐盟及東南亞各國都呈現貨幣貶值的情況,全球主要貨幣的集體貶值造成我國匯率降低,也改變了進口,以往以大型機械進口為主的方式逐漸轉變為以多片鋸為主的專有中小型機械,所以呈現出數量增加,總成交額卻在下降的情況。
另一方面是由于世貿的關稅協定和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我國在2013年放開了機械類產品進口配額,國外機械大量涌入,原材料的采購優勢使得機器價格極為低廉,再加上部分國家的惡意補貼政策,合理的進出口貿易正在逐漸轉變為產品傾銷。
第一個原因是由于特殊的國際大環境決定的,第二個原因則值得我們警示,因為我們的農產品就是這樣淪陷的,看看今天的大豆,玉米,90%依靠進口,這樣造成的惡果是我國正在逐步喪失食品和農產品的定價權,價格的變動已經不再受到供需影響,而是由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們控制,這就是為什么我國的食品價格指數在10年翻了五翻,[url=http://www.sqjdjx.com]多片鋸[/url]
[url=http://www.sqjdjx.com]圓木多片鋸[/url]
[url=http://www.sqjdjx.com]方木多片鋸[/url]“豆你玩""羊貴妃”“牛魔王”等等,食品價格不斷上漲倒逼著政府不斷提高工資水平,工資提高使得企業負擔加重,實體經濟受到沖擊,政府只得通過超發貨幣來維穩經濟,多余的貨幣沒有合適的流動渠道,造成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又再次提高了食品價格,形成一個螺旋式的結構,結果只能是經濟下行,百姓怨聲載道。
如今的多片鋸進口會否會重復10年前的農產品覆轍還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知道的是,在我國當前特殊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下,適度的開放是最好的方式,先做好頂層設計,做好整體規劃要好于盲目的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