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門的上游是林業,中國是個木材短缺的國家,全球林業產品行業供應商RISI(美國銳思公司)在一項報告中預計,中國的木材供應短缺量將從2009年的1.07億立方米猛增到2015年的1.82億立方米。為推動林業的發展,國家出臺了《林業產業振興規劃》(2010-2012)。
規劃指出,通過幾年的努力,將把林業產業總產值由2008年的l.44萬億元增加到2012年2.26萬億元,保持l2%左右的速度增長,其中人造板產量穩定在1億立方米左右,2012年林業產業就業人數由2008年的4500萬人增長到5700萬人。木門業的發展,帶動了中國林業的振興,帶動了百姓的就業,可以說優化了環境,解決了資源難題,還富裕了一大批人。
木門的下游除了廣大的門從業人員,包括生產、銷售、物流、安裝、服務等鏈條上的數百萬人,更有難以計數的消費者。從城市到鄉村,從發達地區到貧困地帶,木門給人們安居樂業帶去了福音。在推動城市化進程過程中,在生活從溫飽向小康轉變過程中,木門作為裝飾家庭的理想產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國家的相關政策中,鼓勵上游林業規模化發展,速生林成片開發,增加了農民收入,也給下游門企業帶來了充足的資源。對于木門企業來說,相關部門也通過管理的提升、政策的傾斜、監督的強化,鼓勵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支持優勢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從而出現了一大批優秀企業和知名品牌。
到目前為止,實木門生產企業已經非常重視資源的可循環性,基本采用的都是可再生木材,征收門消費稅已經不合時宜。由于消費稅在實際操作中,多由生產企業代繳,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提升了銷售的價格,影響了產品的銷量。
業內普遍認為,國家征收實木門企業消費稅,通過企業最終還是轉嫁到了消費者頭上,在當前實木門行業經營不景氣的情況下,應該取消征收消費稅,給企業松綁,推動行業輕裝上陣。
歷經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木門行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大產業,帶動的上下游相關產業經濟規模也是相當之大。業內有識之士普遍認為,木門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循環經濟產業,值得大力發展,也特別需要國家政策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