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津福森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3月16日正式公布,這預示著未來7年城鎮發展的目標與走向的大戲已經開幕。這對于我們木結構行業未來的發展有何意義,而木結構行業是否能抓住時機,融入國家的這幕大戲中,是否能用我們的力量推動其發展呢,在我們看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對于木結構行業來說是一大好時機,木結構行業若能順勢全面發展,能對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如果說過去的時代屬于鋼筋混凝土的時代,那么未來則屬于木結構時代。
在鋼筋混凝土時代,房地產行業大肆發展,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但其粗放式的發展也帶來了很多城市問題,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建設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務水平不高,“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等。一些城市“攤大餅”式擴張,過分追求寬馬路、大廣場,新城新區、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占地過大,建成區人口密度偏低,睡成、鬼城頻頻出現;交通擁堵問題嚴重,公共安全事件頻發,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不足,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污染加劇。這種城市房屋的盲目擴張,使得居住環境也如同鋼筋混凝土一樣,冰冷無情。
而今規劃的出臺,最大的亮點則是強調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規劃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和城鎮化質量,提高市民生活品質。為確保城市發展模式科學合理,規劃突出城鎮化要體現生態文明、綠色、低碳、節約集約等要求,大力倡導綠色生產、綠色消費,尤其是綠色建筑、低碳城市的概念;而真正的低碳城市應該是良好的環境質量和生態、便捷舒適的交通系統、適合居住的綠色建筑、配套設施完善的生活方式。而木結構正是城市建設的綠色、低碳的典范,木結構本身通過固碳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還通過替代傳統的鋼筋混凝土而減少了使用鋼筋混凝土產生的排放,用木結構來代替傳統的鋼筋混凝土是低碳城市、低碳鄉鎮、生態村莊的完美詮釋。雖然傳統的鋼筋混凝土仍然主宰著高層建筑,但是越來越多的公共服務設施如醫院、學校、圖書館、養老院級社區活動中心等使用輕型木結構來搭建,不僅更低碳環保,施工簡單高效,施工噪音和固體污染很少,建筑周圍地面固化少,少了水泥對土壤酸堿性的影響,而且優雅美觀,更重要的是使得環境更舒適自然和諧,這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完善更能體現以人為本的核心,而木結構的引入則能讓其更上一個臺階。
在此機遇下,木結構行業應全面拓展,精工細作,突破以往高端、邊緣的建筑圈子,去引領新型城鎮化的低碳之路,為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添木減碳。
歡迎掃描下面二維碼,加入微信討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