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采暖的保健作用
中醫常說“人暖先暖腿”、“萬病自腳來”,腳是我們人體神經末梢最豐富的地方,也是人體穴位最集中的地方,但是腳卻是離心臟最遠的地方,處于血液循環的末梢,所以在寒冷的冬季,人們往往會感到腿腳麻木,非常冰涼寒冷。腿腳受涼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或惡化:勞損性或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疼痛、腿腳酸痛發麻、感冒及呼吸道疾病、腹瀉或食欲不振,所以現在市面上出現了很多足療店,其所做的足療就是讓腳血液循環起來,不感到寒冷。
二.地采暖的發展歷史
地板采暖發展于中國,盛行于歐美。早在漢朝時候宮廷里便開始使用,在地板底下加木碳加熱地板,如近代中國北方的炕采暖,后來歐美把溫泉引入地下的管槽,在大理石地面下循環發熱取暖,自從二次世界大戰后,新技術的發展與新材料的應用,歐美國家開始采用低溫熱水導熱、電熱膜等方式為地熱導熱采暖,便成為現在世界各國通用的采暖的雛形。
三.地采暖的原理
地采暖,學名稱“低溫供熱地面輻射供暖”,即利用地板低下的熱媒如低溫熱水、發熱電纜、電熱膜等均勻地傳熱到地板層,地板層利用自身的蓄熱和熱量向室內均勻地輻射熱量,形成腳底至頭部溫度逐漸遞減的溫度分布,從而給人以腳暖頭涼的舒適感,來達到取暖的目的。符合中醫“溫足而頂涼”的保健理論。
地板采暖尤其是針對老年人、兒童及身體虛弱的人們,在改善下肢寒冷會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及呼吸道疾病的產生。
四.地采暖與其他采暖方式的優勢
1.保健優勢
說明:暖氣片(左圖)與空調采暖(右圖)形成的是上高下低的溫度分布,人感覺不舒服;地采暖(中間圖)形成的是均勻的下高上低的溫度分布,腳感非常好。
空調采暖是目前主要的采暖方式,但空調采暖的劣勢也非常明顯,人們常說的空調病,就是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因空氣不流通,環境得不到改善,會出現鼻塞、頭昏、打噴嚏、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等癥狀,以及一些皮膚發緊發干、易過敏、皮膚變差等等,這在現代醫學上稱之為“空調綜合癥”或“空調病”。所以,采用空調采暖產生的不良后果開始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地板采暖的保健作用,受到了消費者的強烈追捧,地板采暖以每年30%以上速度遞增。
2.節約能源
經實踐比較證明,采用地板采取暖與采用空調采暖相比,地板采暖比空調采暖能耗少15~40%。
3.節省居室使用空間、視覺效果好等其他優點。
五.末來采暖的趨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的提高,居住環境的改善,人們更加注重環境、健康、自然的居住環境,那么地熱采暖的優點,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歡迎,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在我國北方地熱采暖的比例逐年增加,地熱采暖的比例已經接近或超過普通采暖的比例。在南方一些比較發達的地區,也做起了地熱。例如上海、南京、武漢、杭州等地的電熱采暖也在不斷增加。甚至包括在較落后的貴州、江西也有部分地板采暖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