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維生 行淑敏
1 家具風格及其成因
1.1 家具風格的定義及其特點
家具風格是由它的各造型元素按各種造型法則構造,并實現一定功能而所呈現的總的技術美特征,它一般還受到當時物質條件的制約。從藝術的角度看,家具應是形神兼備的作品。家具又是不同時代思潮和地域特質透過創造性的構想和表現逐漸發展起來的,有著普遍和深刻的社會文化內涵。

現在人們談起中國風格(中式)家具,仍以中國傳統古典家具尤其是明式家具為代表。即使在設計界,也較難打破傳統與現代設計的界限。雖然繼承與革新是家具設計的一個重要課題,中式現代家具的誕生已是時代的召喚,但還沒有演變成一種成熟的風格。一種成熟的風格總要具備三點:第一,獨特性,就是要有與眾不同的一目了然的鮮明特色;第二,一致性,就是它的特色貫穿于其整體和局部,甚至是細微末節,很少有其格格不入的地方;第三,穩定性,就是它的特色不止是表現在幾件家具上,盡管類型不同,總是表現在一個時期內的一批家具上,形成一個完整的式樣風格,它貫穿于從設計到制作的整個過程。
1.2 家具風格的成因
家具風格的成因是綜合而復雜的。有意識形態的因素,如社會文化藝術潮流的影響、審美愛好的時尚特征不同和建筑及其它工藝造型的影響;有物質條件上的因素即家具賴以構成的材料、結構、工藝技術及生產方式;有傳統的因素和地域物產的因素;還有創作者個人的經歷、才能及偏好和外來的影響等。此外,社會制度、民族特性、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無一不是影響家具風格的深層次的因素。現在看來,這些因素仍然不同程度地交互地在起作用。只有把握時代脈搏又體現民族特色,才能占有設計的主動權并創作出滿足多元的市場需求的家具。
2 對傳統家具風格的借鑒和啟示
2.1 對傳統家具風格借鑒情況的分類
對傳統家具風格的借鑒依據其程度的不同或參考角度的不同可分為三類。
2.1.1 對傳統家具風格的模仿即仿古設計
所謂模仿即全面地繼承傳統風格中的各類因素,如材料的取用、結構、表現手法、型式和藝術特點。這種做法必須全面了解和領會古典風格的各類技術問題,沒有隨意發揮和創造。它用于特定場合,并追求形象和神似。
2.1.2 對傳統家具風格的借鑒即傳統家具風格的創新設計
所謂借鑒是有計劃、有選擇地借用傳統中的各類有用因素,綜合考慮人的懷舊心理和現代審美意識,對其進行再處理。在處理手法上有以下幾種:
概括 去繁就筒,使之明確、突出。這就要求捕捉其神韻、精華、風格。
重構 分解組合,變化統一,樣式翻新。
變形 對局部的構件、配件采用合理的變形,即用現代審美觀念改造傳統造型要素。
功能改進 如明式椅類的座面偏高,包含著正襟危坐的禮教精神,椅背曲線也并非至善盡美,需要結合現代人體工程學加以改造。
介入現代材料 材料是決定風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在主體為框架結構的幾桌上嵌入玻璃臺面,給傳統風格增添現代感。
結合現代工藝 某些構件、裝飾可用小型機床完成;一些表面處理可改用現代工藝和輔助材料。
實現現代結構 框架結構是千百年來形成的中國建筑結構,具有良好的力學穩定性,也是傳統家具的經典結構,但是現代家具材料的多元化和工藝變革必然使現代結構得以實現。

2.1.3 受傳統家具風格的啟發即在現代家具意義上創新中國風格
傳統是一種資源,是引發設計思路的一種媒體。傳統家具是值得保護和借鑒的,而傳統設計制作的背景和思想也應受到注意。啟發是最具創造力的一種思維,它是在參看傳統風格中的某一因素或幾種因素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