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內裝飾和家具制造行業里 ,木材是無法被其它材料完全替代的 ,主要原因是木材具有獨有的設計特征 .除了美麗的紋理之處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特殊的光澤、色彩和質感 .以往對木材材性和木材改性研究 ,主要是定性方面的研究 ,而且研究對象大多以實木為主 [1 ].實際上 ,在家具和室內裝飾行業 ,對實木的使用數量非常有限 ,而大量使用的是表面經二次加工的人造板[2 ].在人造板表面裝飾材料中 ,薄木、微薄木是最常用、外觀檔次高、最容易讓消費者接受的 [3].本研究試圖使木材表面特征量化 ,這將極大地方便電腦技術對木制品的模擬設計和室內裝飾模擬設計 .
1 材料與方法
1 . 1 材料
選用 6種在家具和室內裝飾業最常用樹種的實木和用其微薄木貼面的膠合板 ,這 6個樹種是柳桉、水曲柳、山毛櫸、椴木、楓木和花梨木 .試材的切向均為弦向 ,表面用 2 0 0號水砂紙砂光 .
1 . 2 方法
用國產 DZ- 型光澤度測試儀對實木板表面和微薄木表面測試其光澤度 .用 DEL UX色彩比較系統對上述樹種在不同使用狀態進行分析 ,用孟賽爾 (Albert H. Munsell)表色系[4]記錄 .2 結果與分析2 . 1 實木與微薄木光澤比較 (見表 1 )木材的光澤是指木材表面對光線的全反射率 (R) .其計算式為 R=(R1 +R2 ) / 2 ,式中 :R1 為入射光垂直于木紋方向的反射率 ;R2 為入射光平行于木紋方向的反射率 .
表 1 幾種常用樹種的實木與微薄木的光澤比較
樹種 實木板 微薄木
柳 桉 (進口 ) 0 . 2 2 1 0 . 2 3 8
水曲柳 (東北 ) 0 . 3 0 0 0 . 3 2 7
山毛櫸 (進口 ) 0 . 664 0 . 693
椴 木 (國產 ) 0 . 462 0 . 496
楓 木 (國產 ) 0 . 517 0 . 553
花 梨 (國產 ) 0 . 580 0 . 601
由表 1可知 :(1 )樹種不同 ,其木材的反射率是不同的 ,無論實木還是微薄木 ,其反射率從小到大依次是柳桉<水曲柳 <椴木 <楓木 <花梨 <山毛櫸 ;(2 )人造板表面覆貼的微薄木表面比實木板表面的光澤度高 ,約高出 8%,其原因是微薄木在被覆貼過程中 ,膠料滲透到材料的細微孔隙之中 ,增加了板面的平整度 ,同時 ,固化后的膠料表面具有高反射性 ,也使光澤度得到提高 .
在室內裝飾和家具制造領域 ,人們常常追求木材表面的高柔光效果 ,顯然用實木材料更為理想 .如用薄木覆面人造板 ,應選用高柔光涂料和在表面進行“去光”處理 .
2 . 2 實木與微薄木的顏色對比
(1 )心、邊材材色不一 ,心材較深 ,邊材較淺 ,早、晚材材色不一 ,早材較淺 ,晚材較深 ;(2 )實木與微薄木表面顏色相近 ,但后者純度下降 .主要原因是微薄木在被粘貼過程中有有機溶劑的滲透 ,影響了木材本身的顏色 [5].
在用電腦模擬技術對木材表面的色彩模擬時 ,用表 2的數據即可獲得滿意的效果 .木材表面有涂料等覆蓋物時 ,表面顏色受影響 ,進行電腦模擬時 ,可根據實際情況作濾色處理 .
3 結論與討論
(1 )不同樹種的木材其光色效應相差懸殊 ,同種樹種的木材在不同的使用狀態下也表現出不同的光色效應 .
(2 )木材是一種特殊的自然材料 ,使用過程中所采取的某些加工方法可能會影響木材原有的表面特性 ,應盡量
避免 ,尤其是對于珍貴樹種 .
(3 )木材在各種設計中的應用已越來越廣泛 ,對其材性的研究領域亦應相應拓展 ,除了以往人們所重視的物理力學性能外 ,還應加強對其表面性能和裝飾性能的研究 ,并應盡可能量化 ,以適應家具及室內裝飾的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