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正在成為亞洲增長最快的板材市場之一。由于過去10年超過5%的GDP增長的驅動,印度提供了令人興奮的林產品機會。此外,印度超過10億的人口基數和不斷增長的具有可隨意支配收入的中產階級將維持林產品的需求。
由于國內供給與當前4000萬立方米工業板材需求的差額,印度是板材凈進口國。雖然印度是傳統上的闊葉材進口國,但是他的針葉材進口從1996年的零立方米增加到1999年的42.9萬立方米。進口針葉材的大多數是來自新西蘭、南非、智利和澳大利亞的松木。今天,由于國內板材供給趨淡,印度面臨板材進口的急劇上升。
除了對進口日益增加的依賴之外,進口針葉材和新的消費趨勢的變化正在改變印度板材工業的面貌。此外,最近的政府政策、關稅及環境因素正在影響印度林業產業的發展方向。
膠合板需求升溫
印度的膠合板生產遠遠低于印度尼西亞、中國和馬來西亞。印度大約有500家膠合板生產廠家,年產各種規格的膠合板大約2.2億平方米。
在500家膠合板生產廠家中屬于大中型規模的有61家。這61家具有年產1.24億平方米的生產能力,被稱之為印度膠合板生產的中堅力量。
有趣的是只有9家年產量超過150萬平方米。雖然印度自早期生產用于制作茶箱的三合板以來取得快速進步,但按照國際標準其膠合板廠家大多數屬于小型的。
印度東北部的Assam州、Darjeeling州和南部的Kerala州在20世紀初是印度主要的膠合板生產基地。今天,生產各種類型的膠合板,包括商業、裝飾、百葉窗 、船舶、飛機及專門用途的膠合板。印度的膠合板工業已經擴大到南部的Karnataka州、西部的Gujarat州和北部的Uttar Pradesh州。
在印度膠合板是目前最受歡迎的人造板,但是刨花板和中密度板逐漸追趕上來。在過去的20年中印度膠合板需求逐步上升。這主要是由于不斷涌現的富裕階層的購買力日益增加,并部分引起實木價格的上升。
印度是目前人均膠合板消費量最低的國家之一。這預示著印度具有很大的膠合板潛在需求。由于具有超過10億的人口,且其經濟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不難想象印度膠合板工業增長的可能性。
供給的壓力
盡管存在潛在的機會,但印度的膠合板生產廠家,特別是那些被稱之為中堅力量的廠家,受到闊葉材供給減少的制約。據ATI(Andaman Timber Industries)的Harish Khaitan介紹,小規模膠合板生產廠家的激烈競爭的加劇也妨礙了價格和質量的提高。
較便宜的膠合板的進口,也無助于印度的膠合板工業。為了防止傾銷和便宜的單板、膠合板的進口,印度利用67.09%的關稅使其膠合板工業得到良好的保護。這樣的進口關稅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印度的板材工業雇傭了10萬名以上的工人。
為了保護印度正在惡化的森林環境,印度最高法院已經實施了禁伐令。印度的森林覆蓋率一直在20%以下徘徊。印度最高法院的第一個禁伐令于1996年在其環境脆弱的東南部有效實施,關閉了東南部地區許多膠合板生產廠家的主要板材來源。
然后在1998年,印度最高法院命令關閉Assam州和東北的其他部分的所有以板材為原料的工業企業,直到環境保護措施全部被那些工業企業執行。
雖然印度最高法院從去年6月允許當地的木材加工工業重新運營,由于反對非法采伐令更加嚴格地實施,原料供應不足。對其他地區的膠合板廠的處理方法是轉換經營方式,或者耕種,或者造林,并從東南亞國家進口原木,這些國家由于亞洲經融危機原木價格下降。
最近,印度雖然一些新的膠合板廠迅速產生,而許多膠合板廠開工不足其50%的生產能力。據印度膠合板及板材工業聯合會(FIPPI)估計,印度膠合板工業對原木需求,將從2000年的1752萬立方米上升到2005年的2104萬立方米及2010年的2527萬立方米。
事實上,由于國內原木供給的急劇減少,印度的膠合板工業正面臨著危機。為了滿足這種原材料供給不足,印度政府正在鼓勵其人造板企業造林。然而,這只能在長遠的未來產生效果。
為了應對原木短缺,印度正在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象牙海岸、喀麥隆、尼日利亞、南非、新西蘭及南美進口原木。據測算,印度膠合板工業1998-1999年進口原木大約140萬立方米,幾乎是1995-1996年73.5萬立方米的兩倍。
木制品發展
印度膠合板工業更喜歡深暗色的闊葉材,特別是表板。印度進口闊葉材板材有克魯因、龍腦香、柚木、印茄類、棱柱木屬、花梨木、樺木屬、簡狀非洲楝和赫克爾猴子果。用于生產裝飾單板的當地原木是柚木、澳洲薔薇木、胡桃屬、印度榆樹和月桂樹。
生產商業單板,被使用的本土樹種有恰布拉希面包果、紅椿和芒果。本地可采用的人造林板材樹種是桉樹、白楊、橡膠木。
有趣的是,針葉材,例如新西蘭松木,正在進入小規模的膠合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