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皮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厚度會有一定的誤差,生產負責人從生產的角度給予的平均誤差值:白栓±4、櫸木±3的誤差。誤差值的來源分析如下: 1、 刨切機器本身誤差值±2 機器說明書已備注:木皮進刀面與出刀面厚度不同,在同一張木皮上面測量點位不同,厚度也不同。 解決:加大機器檢修、維護頻次及嚴格日常設備管理制度,使機器盡可能正常,最大限度避免機器磨損自身產生的厚度誤差。 2、 刨切過程誤差值 a、原木刨切木芯時會出現芯裂(原木本質特性)芯裂附近有一定的厚薄波動量。 b、遇樹節時,樹節附近有一定的厚薄波動量。 c、山紋木皮進刀面易出麻面,所以同一張木皮上麻面比光面厚。 解決:A、當出現芯裂時要求機長在權衡木材利用率的同時,少刨木皮,余料木枋適當留大,避免因木材材質問題產生過多的厚薄不一的木皮。 B、要求機長勤翻面盡量避免粗糙;多磨刀、換刀,保證木皮光滑。 3、 烘干過程誤差值為-1至-2 烘干時木皮有一定量的縮水率,一般縮水1-3個條絲。同一厚度的木皮縮水率不同。同一張木皮,細紋木皮縮水小,粗紋木皮縮水大,有年輪的周圍縮水小,管孔的周圍縮水大,則木皮厚薄有一定的波動。 4、 櫸木與白栓誤差之區別 櫸木木質結構緊密,年輪堅韌,則刨切出的木皮柔韌性強,管孔不明顯,則誤差率比白栓低。 針對木皮厚度誤差過大 刨片車間細控方案 一、防止原木開裂,避免刨片因開裂和原木松動使木皮出現厚薄誤差過大: 1、叉車輕叉輕放; 2、斷好的原木裂縫處必須打防爆釘; 3、加長原木泡水時間,嚴格控制煮木升溫曲線,升溫不得過快。 二、刨片 1、刨片機長要根據撿皮速度,一次性開機到位,并保持機器勻速運行,避免加減速產生木皮厚薄。 2、機長處理刨切問題要一次處理到位,減少開停機次數。 3、遇內裂木頭,勤翻面、磨刀、換刀。到內裂時要調低刀口,減小厚薄誤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