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種名稱(中文名):山地欖
拉丁名:santiria apiculata
英文名:kedondong
科名:橄欖科
樹木及分布:6種分布于西非,17種分布于東南亞,進口遍及東南亞。由于產地種類的不同,性狀不同。從馬來西亞沙撈越無大量進口,原木桃褐色,外觀上與豆科的油楠類似。從馬來西亞沙巴和巴布亞新幾內亞來的原木與同科的橄欖屬相似,邊材呈黃綠色,心材紅褐色,且木材重、硬。

構造特征:單管孔及徑向復管孔,單管孔多。軸向薄壁組織稀疏環管狀。木射線同型及異型單列,偶見2列至對列,射線與導管間紋孔刻痕狀。木纖維具分隔,內含硅。
木材材性:原木形狀隨品種而變化,共同之處表面具有酒窩狀的凹紋。
樹皮:一些來自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及馬來西亞沙撈越的樹皮為淺粉紅褐色并具栓質層;一些來自馬來西亞沙巴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木材外皮灰褐色,內皮褐色,為纖維質。
木材: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粉紅褐色、紅褐至帶黃綠色至綠色的褐色;邊材色淺。
重量:氣干密度0.48-0.91克/立方厘米。
紋理:交錯。
結構:略細。
木材用途:抽屜側板、桌椅家具及包裝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