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材和心材
邊材—靠近樹皮方向,一般顏色較淺。心材—靠近樹心部分,一般顏色較深。
從邊材化為心材,這是一個復雜的生物化學變化過程。在這個轉化過程中,邊材的活細胞逐漸死亡,水分輸導系統阻塞,細胞腔內出現樹膠,CaCO3、色素、單寧、樹脂等沉積物,由此使心材形成各種顏色。
在涂裝上,邊材對涂料吸收顯著,所以著色較容易,而心材結構致密,對涂料吸收量低,因而著色困難。
二、年輪、早材和晚材
年輪:木材中心部分環繞著很多深淺不同的同心圓圈。
早材:又叫春材,在生長初期所形成的細胞形狀大,細胞壁薄,內腔大,此部分淡而柔軟的組織,一般在春、夏季生成。
晚材:又叫秋材,在生長季節期所形成的細胞形狀小,細胞壁厚,內腔小,此部分生長遲緩,一般在秋、冬季生成。年輪和早、晚材是形成美麗花紋的重要因素,在涂裝中要處理好早晚材形成紋理方面的差異,讓木材的紋理得以清晰地顯現。同時著色和對油漆的吸收塔程度的差異也應區別對待。
三、導管和管孔
導管
闊葉材中一種用以輸送樹液的管狀組織,在徑切面和弦切面上稱為鬃眼。
管孔
導管在橫切面上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的小孔,我們一般在涂裝中叫木眼。
在木材構造特性中,管孔對木器涂裝的影響最大,由于有較大孔隙,一般在涂裝中常需以水灰或膩子進行作業,否則涂料下滲,會造成滲陷,收縮甚至開裂等涂裝不良,造成油漆的浪費。
管孔深的木材一般吸色性較強,我們可依據要求進行開放,半開放的效果涂裝或底著色效果涂裝,使木材特有的天然紋理當得以完美的展現。
四、木材的水分及干燥
木材固有一定比例的水分,沒有水分便沒有木材的形成,但由于木材中水分含量隨著環境濕度的變化而改變,給涂裝工作帶來極大的困擾和不便,所以涂裝前的木材一定要進行干燥。1、木材中水分存在的狀態:
木材中的水分,按其與木材的結合形式與位置,一般分為化學水、自由水和吸著水,(水分的含量常用水重與木材重之比的百分率稱之為含水率%來表示)。
吸著水:又稱結合水。存在于木材分子之間微毛細管中,與木材呈物理化學性結合。吸著水的數量取決于木材表面的大小和游離基的多少。一般平均在24%左右。我們通常說水分對木材性質的影響多指吸著水。
五、木材含水率高對涂裝的影響
當木材干燥不當,含水率未達到與當地環境相適應的平衡點時就開始涂裝,一般會造成涂膜不良,影響色彩和光澤,產生氣泡、針孔、白化等涂裝缺陷,涂膜附著不良,涂裝后木材發生脹縮引起涂膜開裂、剝離等。具體影響如下:
1、引起濕涂層白化
當木材干燥不良,木材中的水分會隨著稀料揮發的作用而進入涂層,出現白化現象。水分不能釋出還會因霧狀影響油漆透明度。
2、產生針孔、氣泡
由于PU漆易與水分發生反應產生氣體,氣體逸出時會形成氣泡,氣泡破裂即產生針孔,造成涂膜缺陷。
3、影響涂層干燥與固化
由于木材含水率高,使涂層與木材的接觸面處于濕度狀態,影響稀料的揮發和樹脂與固化劑的交聯反應,因而也影響了涂層的干燥速度和順利固化,造成不干或干燥不完全。
4、影響色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