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料的種類
中密度纖維板生產所用原料的纖維植物,其纖維素含量一般要求在30%以上。植物纖維原料種類很多,大體可分為木質纖維原料和非木質纖維原料兩大類。
(一)木質纖維
纖維板生產主要使用的是木質纖維原料。它包括采伐剩余物(如:小徑材、枝椏、薪炭材)、造材剩余物〔截頭)、加工剩余物(邊皮、術芯、碎單板及其他下腳料),以及回收的廢舊木材等。也可直接以林區或木材加工企業生產的木片為生產原料。
用作生產的樹種很多,北方多為紅松、落葉松、云杉、樺木、椴木、水曲柳、榆木等;南方多為馬尾松、杉木、楓香等,以及各種野生的灌木條、藤類等。
(二)非木質纖維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森林資源,國家嚴格限制森休采伐量,作為中密度纖維板主要原料的木質纖維原料的供應日漸緊缺,因此,非木質纖維原料就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禾本科植物中的棉桿、甘蔗渣、竹,蘆葦等都已得到應用。此外,對草類原料、韌皮纖維以及種毛纖維等也己日漸q1起人們的重視。同時,將廢棄物、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也能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二、原料的主要細胞含量及纖維形態(一)纖維及纖維形態
任何植物都是由無數的細胞所組成的。這些細胞在生長過程中,由于其在植物體內的位置、機能和生理作用的不同,它們的形狀和結構也不相同,通常分為厚壁細胞和薄壁細胞。
厚壁細胞:在植物體內起增進機械強度的功用,使植物體具有一定的抗張強度、撓曲強度和耐壓強度。這些細胞如針葉材的管胞、闊葉材的木纖維和導管細胞、禾本科植物的纖維細胞。這些細胞細而長、胞壁厚而內腔狹窄、兩端較小,通稱為纖維細胞(簡稱纖維)。纖維是中密度纖維板最主要和最有用的組成部分。
植物中除纖維以外的所有其他細胞,通稱為非纖維細胞。例如,木材中的導管、木射線、薄壁細胞,草類中的表皮細胞、石細胞和篩管等,稱為“雜細胞”。
非纖維細胞因壁薄,在纖維分離時容易破碎形成碎片,或因形狀短小,在干法加工過程中變為細小粉塵,使成型速度減慢,成品質量降低,所以,非纖維細胞含量是衡量原料質量優劣的重要標準之一。
纖維形態主要指纖維細胞的長度、寬度、長寬比、壁厚和各種細胞本身的形態特征等。
(二)木材的主要細胞含量及纖維形態
1. 主要細胞含量針、闊葉材各類細胞含量是不相同的。針葉材中不同樹種間各類細胞組成變化不大,管胞占整個木材體積的90%一95%。闊葉材中不同樹種間各主要組織變化很大,如纖維含量高的達80%以上,低的僅為16%。因此,在使用闊葉材為原料時,必須注意不同樹種其纖維含量的高低。針、闊葉材主要細胞含量分別見表1---1、2。
 |
2.纖維形態 常用木質原料的纖維形態見表I-3。可以明顯看出,針葉材管胞和闊葉材木纖維相比,其長度大,長寬比大,細胞壁厚。各樹種細胞的纖維形態差異很大,且隨樹齡、立地條件和在樹木內所處的部位不同而變化。同一樹種中,早材纖維比晚材纖維的長度小,長寬比小,細胞壁薄。此外,同一植株的纖維長度,由樹基向_L逐漸增長,到樹梢開始減短,枝部更短。在不同的生長輪內也有變異,由髓心向外,纖維長度逐漸增長,到成熟期以后趨于穩定。針葉樹的成熟期長達6U年以上,闊葉樹成熟較早,如楊木在10年后即可達到最大纖維長度。
3.纖維形態的均一性在考慮纖維長寬度時,只考慮平均值是不全面的。同一原料中纖維各種長寬度的頻率和分布是纖維板生產中確定原料搭配方案時應該考慮的內容之一。
(三)禾本科莖稈纖維原料的主要組織含量及纖維形態
1.主要細胞含量禾本科植物包括草類和竹類,它們的莖一般有明顯的節和節間。節間有實心的,如甘蔗、棉稈等;也有空心的,如竹、蘆葦、蘆竹等。
 |
①d為胞腔直徑,d=L-4w。
禾本科植物作為纖維原料,主要是它們的莖稈。其葦稈的橫切面上有3種組織:表皮組織、基本薄壁組織和維管組織表皮組織含有長、短兩種細胞,短細飽又有栓皮、硅質兩種。基本薄壁組織所占比例較大,由薄壁細胞組成,在細胞間有明顯的胞間隙。維管組織分布于基本薄壁組織之中,由纖維細胞和導管構成根據維管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