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密度纖維板的成型和預壓
1.1成型和預壓
在中密度纖維板生產中,板坯的鋪裝成型是非常重要的工序,只有鋪裝出合格的板坯,才能獲得優質的中密度纖維板產品。為此對中密度纖維板成型工藝有如下要求:
1、纖維成型時,不結團、不聚集、散布均勻,自然交織良好。
2、板坯具有一定的強度,在運輸中不散坯。
3、整塊板坯各點密度應均勻一致,單位面積上的重量誤差不應大于±3%。
4、板坯應盡量密實,以減少熱壓機的開檔。
通常,成型板坯厚度為成品厚度的15~28倍。
中密度纖維板成型預壓工藝流程一般包括:纖維料倉、纖維分選、風力輸送、成型、板坯稱量、預壓、裁邊截斷、帶式運輸、密度檢測、金屬探測、廢板坯回收系統等。連續壓機生產,板坯不需要截斷,并減化板坯運輸。
1.1.1纖維料倉
干燥后的纖維,經風機送至纖維料倉貯存,并連續自動測量其含水率。纖維貯存的作用:
1、保證生產的連續性,干燥與成型間的纖維平衡。
2、使干燥后的纖維在料倉內混合、停留,對制板質量更有利。
3、為板坯的刮平、齊邊、廢板坯等回收纖維的貯存。
干纖維容重很輕,貯存1t纖維需要40m3以上的容積,如果大量貯存,易造成纖維結團、“搭橋”,使其出料困難和不均勻,嚴重時,影響板坯成型的質量。所以料倉不宜過大,能備用生產所需10~20min的纖維用量即可。而且貯存時間不宜過長,夏天不宜超過1h,冬天不宜超過8h。
料倉型式有立式和臥式兩種,立式料倉容易產生“搭橋”和出料困難,結構十分復雜,故一般都不采用。臥式料倉更適合干纖維的貯存。料倉內裝有均勻的出料機構。
1.1.2纖維分選
當采用連續熱壓機生產時,為了確保對壓機的保護,防止硬雜物進入壓機、損壞鋼帶,不但要將金屬剔除,而且膠塊、纖維粗稈等硬物也必須剔除。因而對于進入鋪裝機的纖維必須再進行一次分選。一般纖維分選器分為兩級。第一級分選是將金屬、石頭、膠塊、纖維團等重物分選排出。第二級分選主要是將纖維粗稈及第一級未分離出的次重物分選排出。
1.1.3板坯成型
板坯鋪裝成型的方法很多,在國內引進不同規模中密度纖維板成型設備中,成型機大體分為機械成型、氣流真空成型和機械真空成型三類。
1、機械成型 機械成型以德國“申克”公司的機械拋輥式成型機為例,主要由擺動皮帶布料機、中間貯料倉,底部出料皮帶運輸機、拋撒輥、預布料輥、成型頭、刮平輥和板坯稱組成。
2、氣流真空型 主要結構由給料擺頭、箱體、真空箱、支架四部分組成。
從料倉以氣流輸送來的纖維,經成型機頂部擴大后的矩形管道,沿寬度方向左右擺動噴于成型箱中,由于底部真空箱德吸力,纖維鋪撒在連續運動著的網帶上而形成板坯。
給料擺頭的擺動,是通過液壓油缸德活塞桿,推動滑塊進行直線運動和擺桿在于滑塊鉸接的擺塊中滑動會成。滑塊的速度與行程都是可調節的。
板坯成型后,再經掃平輥將超過要求角度的纖維掃去,用風機抽走回送至纖維倉。掃平輥底部設有真空箱。成型機配有輸送纖維和抽真空用的風機以及液壓、電氣、傳送裝置。
擺頭行程,纖維流量和擺動頻率是3個主要因素:
若行程不變。流量越大,擺動頻率越高;流量越小,擺動頻率越低。
若流量不變。行程越大,擺動頻率越低;行程越小,擺動頻率越高。
擺動頻率一般為25~48次/min,當使用兩個成型頭時,第一成型頭可稍低些。
板坯橫斷面的密度分布與真空箱的真空度密切相關。真空度大處纖維密度較大,下落纖維量也較多。要嚴格避免空氣不經過板坯,而從板坯邊上“走捷徑”進入真空箱,結果造成板坯兩邊的密度降低。
另外,刮平輥真空箱和真空箱兩邊的真空度等于中間的1.35倍時,成型板坯的橫斷面密度分布較為均勻。
3、機械氣流真空成型
纖維經進料口進入纖維計量料倉,然后由撥料耙將其向料倉后部撥送,由于撥料耙旋轉的方向與計量皮帶前進方向正好相反,所以纖維迅速地向整個料倉均勻地分布開。纖維在計量皮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