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60年代末中密度纖維板(中纖板)首次實現工業化生產以來,走過了一段輝煌的發展時期,確立了它作為家具制造、室內裝修及其相關領域的一種重要原材料的地位。
最初,中纖板是在多層壓機上生產的。然而也正是多層壓機的特點使得它不可能經濟地生產薄型中纖板。用多層壓機生產較薄的人造板時,無用時間,即打開/裝載及卸載/關閉壓機,會不成比例地增加。更為嚴重的是,板坯在壓機內未被擠壓狀態耗費時間,例如在與其上面的熱壓板接觸以前,將導致表面的“預固化”,而這一層必須由后續的砂光來去除,這就造成在多層壓機上生產薄型板很不經濟。
某種程度上,薄型中纖板可在輥壓機上生產,然而這種方法也有與系統相關的缺點,產量受限制并且實際不可能生產6毫米以上厚度的板材。更為嚴重的是輥壓機的耗膠量很大,用這種方法生產的具有低、中密度(780~850千克/立方米)的板材,表層(密度)峰值低,具有一種不均勻的剖面密度分布和相對低的強度值。直到70年代末引入連續式雙帶壓機后才有可能生產標準的家具板材,以及在單層壓機上經濟地生產薄型板了。
6~9毫米范圍內的薄型板生產主要集中在地板行業。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許多有遠見的公司開始涉足在連續壓機上生產薄型板的問題,比如2.5毫米,3.2毫米以及4毫米。本來的目標是要找到一種濕法纖維板和薄膠合板的替代品。在與這些公司開展合作后,Siempelkamp公司開發了一套包括ContiRoll壓機及板坯鋪裝和精加工設備在內的系統,以便滿足薄型板生產的特殊需求。
在這種關系中下列幾點是特別重要的:
1、通用的厚度范圍:
壓機可以生產薄型板、標準板和厚板。這ContiRoll壓機上很容易做到。
2、高速鋪裝生產線和壓機速度:
鑒于標準中纖板壓機鋪裝線工作速度在40~500毫米/秒之間,用于生產薄型板的壓機必須具有更高的鋪裝線和壓機速度以便取得經濟的產出率。Siempelkamp壓機已經創造出的速度高達1500毫米/秒。
3、壓機進口幾何結構:
進口幾何結構必須做到薄型纖維板板坯能高速進入壓機而又不會噴出來。新設計的ConriRoll壓機進口結構在生產過程中能適應板坯的排氣率特性(在改變纖維材料后)。這種進口結構允許與鋼帶有一個最佳觸點,能夠快速施加壓力以形成高密度的表層及實現前面提及的高產量,同時它也利于允許使用不同等級的纖維原料從特粗的到極細的。ContiRoll展示出是生產薄型板所具有的最成功的壓機。經改進的位置檢測系統和橫跨材料流方向的獨立壓力系統使得生產出的板材具有極小的厚度公差(0.1毫米)。
4、板坯鋪裝機也已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以利于鋪裝出更薄的板坯并具有足夠小的公差,理想狀態下也不需要對鋪裝表面進行刮平。目前,Siempelkamp公司可以提供不同用途的纖維板坯鋪裝系統,可帶也可不帶刮平裝置,同樣都取得了出色的板坯鋪裝精度。
鋪裝生產線裝備有金屬探測器感應線圈和特殊的監測設備,以防外來物體、過多的纖維坯料等對壓機和鋼帶的損壞。
5、精加工設備
高速離開壓機時的薄型板對精加工設備有很多要求:
·兩臺對角線鋸交叉工作,從而滿足壓機速度的要求;
·專用板材冷卻系統,使得堆垛形成的板材溫度較低;
·對貯存區托盤和厚防護板上的板材垛平穩運行傳送的運輸工具;
·將板材切至所需凈尺寸的分割鋸。
事實上,所有生產薄型中密度纖維板和高密度纖維板的公司都有一套Siempelkamp公司的ContoRoll壓機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像Homanit、 Sunchang和Duratex這樣的生產商都是原先的濕法纖維板生產商或者是膠合板生產車間轉來的。由于濕法纖維板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同時由于可旋切原木日益稀缺使膠合板越來越貴,對于這種企業來說,轉為干法生產薄型中纖板或高纖板是顯而易見的明智選擇。
使用一種專用裝置,可以生產用于直接噴涂而不用預先砂光的薄型板。比起那些需要薄型板砂光的系統來,這是具有決定性經濟優勢之處(在那些系統里要砂去的板材厚度超過20%)。另外一個重要方面是ContiRoll壓機生產的板材能具有很小的厚度公差 (<0.1毫米)、密度和強度值高,并具有一個均勻的剖面密度分布,在表層有高峰值,所有這些因素對于絕大多數應用場合都是十分重要的。
設備允許在不間斷生產的情況下,在2~3毫米之間無級調節薄型板的厚度。
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由ATR開發的SPOC和PROMACS過程監測系統的有用的升級。
近三年來訂購這種薄型板生產設備呈現顯著的增長。那些產品可用于下列用途
·家具制作(櫥柜壁板、抽屜底板、門面板);
·門的制作(門頁,噴漆或者印刷裝飾);
·汽車(車門內板、腳底板);
·敞篷建筑;火車包廂的內襯;
·包裝材料;
·沖孔及鉆孔墊板;
·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