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擴展中國建筑市場(2003-3-15)
|
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紀前二十年要實現“全面小康” 社會的目標,為建筑業的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據業內人土分析,明后年將會進入一個新的建設高峰期。
從目前建筑市場的發展勢態來看,實施“十五”計劃、“入世”和北京承辦“奧運”、上海的申博等,加快了北京、上海等國際化大都市和全國城鎮建設的步伐,這為施工企業帶來了極大的商機:北京2008年奧運會,總投資16.5億元;50項重大工程總投資1228.5億元;從2002年到2007年300多個星級酒店都要裝修改造,裝修費達幾十億元,同時還將再建一批新的星級酒店:五年內完成危房改造300萬平方米,住房934萬平方米;房地產每年開復工面積5000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3000萬平方米。上海市已提出全面開發38公里的黃浦江兩岸,總投資將達幾千個億,申博成功,其開發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同時,上海新一輪城市建設,也將全面展開。重慶的新區開發,廣州市區的西移,深圳改造海空港、杭州市區的擴大,長春申辦亞冬會的成功,都為建筑市場的擴容帶來了利好消息。
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在十六大期間的新聞發布會上已提出了開發西部的六大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環保工程等都已列入必須要突破的重中之重。為西部大開發配套的國家級重大工程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及一大批高速公路建設等千億元大工程明年都將進入施工的高峰期。
中國住宅建設在未來10年內是住宅建設高速發展期。到2005年,我國城市人均住宅面積將達到22平方米,到那時住宅建設的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可能達到峰值。再加上要大力推進城市化步伐,到2020年,我國的城市化率要達到50%,要達到這個數字,不光是住宅,公路、電網及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也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未來幾年內,中國將會成為世界的制造中心。更多的加工制造業將移往中國,必然少不了廠房建設、高檔寫字樓等。所有這些,都將為建筑市場這個大盤子擴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