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洲市場,看人造板表面處理的進展(2003-1-13)
|
(李康球 上海木材工業研究所)
1 前言
人造板的表面處理不僅提高產品的裝飾性,而且提高人造板的附加值。因此,各國均采用各種方式對人造板進行表面處理。人造板表面處理以北美的產量大,亞太地區發展迅速。在歐洲,市場上經表面處理的人造板已占產量80%,產值也達80%,總量達30.1億㎡,預計2000年歐洲表面處理的人造板達35.0億㎡。
品種方面,歐洲傳統的單板貼面為主,近3~4年都有衰退。單張紙貼面量在增加,原因是該類產品生產周期短,產值與利潤高,投資低。此外,連續加壓設備在歐洲大力推廣。高壓紙張層積(HPL),市場相對穩定。熱塑性薄膜貼面量在減少,僅占表面處理產量5%。而用裝飾材料與中密度纖維板直接模壓的工藝在上升。
用途方面,1990年起歐洲建筑工業不景氣。貼面人造板常以門、地板,及建筑構件為主。故生產者都轉向以家具市場為對象。其中出口家具更為熱門,且競爭相當劇烈。
2 歐洲各國人造板的表面處理
2.1 德國
德國是世界上人造板表面處理主要生產國之一。并有較先進的人造板機械制造廠,因此對人造板表面處理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國家。德國的人造板表面處理,品種花色多,質量也較佳,更新換代也快。在其國內使用面廣。德國近幾年中各類裝飾貼面材料占總表面處理的比例為:
薄木貼面 40%
高壓合成樹脂浸漬裝飾紙(HPL) 10%
低壓合成樹脂浸潰裝飾紙(LPL) 20%
直接印刷 20%
其他類型裝飾 10%
其中合成樹脂浸漬裝飾紙人造板,按其國家標準 DINl6926,分為普通板(N),后成型板(P),低播焰板 (F),堅固板(C),低播焰堅固性板(CF)等。目前在上海市場出售的是按表面結構分為鏡面板,柔光板、表面壓花板(珠面、麻面等)。德國合成樹脂浸漬紙人造板依其生產工藝分為高壓法(HPL)和連續式低壓法(LPL)。高壓法生產厚度為0.6mm~4.0mm板材,低壓法生產厚度為0.2mm~0.5mm板材。
德國前幾年HPL產量為:2390萬㎡(內銷為1360萬㎡,出口1030萬㎡,),據稱近二年有很大增長。其用途:廚房48%,家具5%,學校、旅館、飯店13%,辦公家具14%,室內裝飾10%,游泳池、浴室60%,,車輛船舶2%,其他2%。一般居民用于廚房,衛生間和辦公家具為多。因為其耐水性、耐磨性、耐燙、耐化學品性能較好。而目前開發的方向是依照板材物理性能,不同表面,不同結構,不同厚度來開發其用途,使其達到最佳效果。
德國人造板表面處理的動向是:
(1)表面花色在變動。色澤要求淺色,著重圖案,柔光、壓花。上海代理商稱壓花表面,銷路最好。且要求清雅、和諧、素色品量占60%。
(2)后成型是近幾年開發的,占產品60%。要求表面裝飾的封邊一次完成,色澤一致,無縫,不脫膠。
(3)裝飾紙品種增加。有多種花色與色彩。HPL有800種以上;并有浸漬紙,裝飾薄膜涌現;天然木切片;熱塑性薄膜等貼家具、封邊條也較多。
(4)人造板表面處理的設備,也有改進。如對后成型板與預涂紙等。多層加壓不可能短期淘汰,而在改進。同時出現浮雕模壓表面處理的設備。
(5)生產方面。生產設備從多層間歇式加壓過渡到連續加壓方式。其優點有:板材可以有任意長度;可連續性生產;加壓壓力均勻一致;受壓時,熱的接觸,面均勻;加熱時間可大為縮短;與砂光,鋸邊連續化接軌;設備占地面積少,易安裝;設備投資費用少;取消人工組坯工序,節省了人工。但是從生產管理也帶來了不少困難。如更換產品花色,品種就困難(因有一系列輥筒要凋換);加壓時間縮短,要求合成樹脂固化速度快,需另行合成,而且加壓溫度要求比原來高。據報道目前在德國僅有三條流水線用此法,產量達620萬㎡/a以上。其他幾條連續加壓生產線均生產封邊條產品。因而有人建議是將多層間歇式工藝改進,其方向是:
①縮短熱壓周期,縮短輔助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②改進合成樹脂質量,提高固化速度,縮短時間。
③對板材生產時,裝飾板與人造板或復塑聯動,即一次復貼,一次再加工,節約成本。
2.2 瑞典
瑞典森林資源豐富,木制品工業較發達。但樹種中以針葉材為多。因此人造板表面裝飾是解決優化表面問題。瑞典有多家生產人造板經表面處理企業,而其中以PemtorpABLtd最大。生產高壓三聚氰胺裝飾板最早。在瑞典,Perstorp公司產量占全國總產量90%。也是歐洲主要生產三聚氰胺板的廠家,故有代表性,其產量70年代中期已達1200萬㎡/a,占當時世界產量2.9%,以后每年以15%速率遞增。到90年代中期,速度開始減慢。
Perstorp公司產品,大致分為單色,花紋,木紋等。有緞面、桔皮、立面、有光、柔光、防火型等。其生產比例:有光40%左右,柔光30~40%,緞面15~25%,通用10~15%,桔皮5~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