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木制品貿易摩擦專家對話會在山東曹縣舉行
|
發布日期:2023/9/22
來源:網絡 |
9月18日—19日,全球木制品貿易摩擦專家對話會在山東曹縣舉行,110家木制品出口企業就應對國際貿易摩擦、規避國際貿易風險、提升貿易風險防范能力尋求更優應對方案。
中國林科院首席科學家于文吉、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萬璐、北京嘉潤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昱彤、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技貿措施研究所副所長周金、山東省林科院研究員李長貴分別就“人造板企業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綠色制造技術提升”“國際貿易摩擦與WTO爭端解決機制改革”“美國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林業產業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雙碳背景下木材行業國際貿易摩擦應對”展開對話與培訓。
專家表示,貿易摩擦為國際貿易中所常見。20世紀90年代至今,美國對中國企業共實施反傾銷調查200起、反補貼調查109起、保障措施調查13起。WTO數據顯示,除了關稅、匯率、反傾銷、反補貼等非技術性措施外,各國基于標準、法規、認證等技術性貿易保護措施呈逐年上升趨勢。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各國為應對疫情蔓延及由此帶來的全球經濟新變化,采取了大量貿易保護措施。全球價值鏈收縮下,區域性貿易保護成為主要形式,貿易保護或將成為常態。
山東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山東省商務廳已在全省認定27家應對國際貿易摩擦預警工作站;在北京和上海聘請10家律師事務所指定專門律師,為省內企業提供應對國際貿易摩擦免費咨詢;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貿易調整試點。去年,山東出口產品共遭遇國外貿易救濟調查36起,涉案企業1325家。
山東是林業產業大省。2022年,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6218億元,人造板產量6224.3萬立方米;今年前三季度,林業產業實現總產值4139.93億元,同比增長7.88%。目前,全省40余家企業獲得國外林地采伐權5010萬畝,林木蓄積量6億立方米,相當于省內林木蓄積量的5倍。全省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林業企業超過3000家,林產品出口到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種類超過200個,林產品進出口額超過100億美元。伴隨著林產品進出口不斷增加,國際貿易摩擦時有發生。
曹縣是林業產業大縣,身兼“中國楊木加工之鄉”“中國泡桐加工之鄉”“中國柳編之鄉”“中國木藝之都”和“國家家居產業示范園區”等多項稱號。目前,全縣有各類木材、杞條加工企業6453家、個體加工戶2萬家,從業人員40余萬人。全縣有規模以上林木加工企業291家、林木加工專業鄉鎮8個、專業村136個。林木產品量大類全,擁有板材、草柳編、木制工藝品、門窗、家具、木雕等六大系列3萬多個花色品種。曹縣木制品網絡銷售額占淘寶和天貓的40%、京東的50%,占阿里巴巴中國木制品跨境電商銷售額的12%。
|
|
|
|
木業信息網聲明:
1.凡是本網原創的新聞報道,均會注明來源“中國木業信息網”,歡迎各媒體網站轉載,請尊重知識產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木業信息網。
2.凡是我方網站轉載的新聞,均會注明新聞來源,旨在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若有侵權等問題,請發郵件到woodinfo@163.com,我方1個工作日會做刪除處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