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采取森林恢復舉措減少熱帶雨林毀林
|
發布日期:2021/1/26
來源:網絡 |
耶魯大學網站全球林業專欄2020年10月26日報道,亞馬孫流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面積高達600萬~800萬km2,其中約65%的流域面積位于巴西。號稱“世界之肺”的亞馬孫熱帶雨林為地球提供了多種生態服務,提供全球10%的生物多樣性和15%的淡水資源。同時也是數百個土著群體和森林社區居民的生計來源。
在巴西,人們可以從森林中采獲很多高附加值的林產品,如橡膠、棕櫚果、堅果和無數珍貴藥材等。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橡膠的收割和珍貴木材(如紅木和西班牙雪松)采伐等活動經亞馬孫河及其支流-興谷河流域深入到亞馬孫的偏遠森林區。自1970年以來,估計有70萬km2(即巴西亞馬孫森林面積的20%)被砍伐,毀林面積呈爆炸式增長。在1980-2005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毀林面積達2萬km2/年,幾乎相當于比利時的國土面積。巴西的經濟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和森林轉化為農用地等因素對亞馬孫雨林構成了持續的威脅。不可持續的采伐危及著森林健康,而氣候變化和毀林可能會共同造成“亞馬孫河死亡”的惡果,導致樹木因溫度升高和干旱而死亡,從而進一步損害亞馬孫流域的健康。
盡管面臨嚴重的毀林威脅,但自2005年以來,亞馬孫流域的毀林速度逐漸放緩,而且與東南亞、印度、西非和中美洲等其他熱帶雨林地區相比,巴西仍然擁有最完整、最健康的熱帶雨林。這得益于巴西在環境政策、森林監測和保護區管理方面采取的各項措施,主要包括:1)通過REDD+和其他環境激勵計劃(如生態系統服務補償)為森林保護提供資金,從而有效減少碳排放,改善森林治理和地方生計,保護生物多樣性;2)結合REDD+項目的實施,國家和地方政府積極推進土地權屬改革,以確保土地登記透明;3)建立土著保護區,促進社區參與森林恢復、木材合法性與森林認證以及非木質林產品銷售;4)在采伐和生產方面,推進森林認證與合法性核查,將其作為鼓勵開展可持續林業的有力工具,通過設定采伐限額和獎勵良好森林經營事件來改善木材貿易;同時制定科學合理的采伐計劃,并加強對林業采伐作業人員的培訓,使從業人員掌握低負面生態影響的最佳實踐;5)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和森林生物量清單的應用研究,并將其視為制定保護政策和激勵機制的重要基礎。
|
|
|
|
木業信息網聲明:
1.凡是本網原創的新聞報道,均會注明來源“中國木業信息網”,歡迎各媒體網站轉載,請尊重知識產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木業信息網。
2.凡是我方網站轉載的新聞,均會注明新聞來源,旨在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若有侵權等問題,請發郵件到woodinfo@163.com,我方1個工作日會做刪除處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