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山區:五年造林4.99萬畝 國土綠化提速增效
|
發布日期:2020/7/23
來源:網絡 |
近年來,蘭山區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林長制實施推進為抓手,全力以赴打好城鄉綠化打擂攻堅戰。5年來全區共完成新造林49958畝;目前全區林地面積達12009.63公頃,森林面積達10392.24公頃,森林覆蓋率達11.69%。
一是聚焦主責主業,筑牢森林生態屏障。通過點上突破、線上延伸、面上拓展,大力開展“綠滿蘭山”行動,有效擴大綠化總量,形成了全覆蓋、多層次、多方式、多主體的綠化格局。建設生態廊道。重點抓好林長制任務片區3處高速公路、4處國省道、8處縣鄉道及沂河、祊河等9處主要河流綠色生態廊道建設,加快綠化帶的新建、改建和斷檔補植,參照現有綠化標準要求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著力打造以綠為主、多彩協調、縱橫交錯、互聯互通的森林生態景觀網絡。對河流沿岸綠化、重要水庫綠化等,立足水土保持、水源涵養、水質改善為主要功能,實施防護林、風景林、經濟林等多林種、多樹種合理配置,突出生態效益兼具經濟效益,建設綠樹掩映、林水相依的景觀休閑長廊。建設環城林帶。根據《臨沂市環城防護林帶建設規劃方案》要求,充分利用城市周邊閑置土地、荒山荒坡和不適宜耕作的土地,大力開展環城生態林帶建設。2017年主要在城市北外環東段(老205國道至玉平大橋),完成建設面積約628.3畝,修復西哨、大安子、玉平等3處山體,土方建設面積約8000㎡;2018年主要在新西外環兩側,建設完成面積約3984.2畝,其中楸樹栽植945.4畝,其他樹種栽植3038.8畝。開展荒山綠化彩化。以林長制任務片區艾山、茶山風景區裸露山體和采石裸巖區等重點生態脆弱區的生態治理修復為重點,大力開展人工造林,逐步恢復森林植被,著力打造綠化彩化精品工程。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科學規劃、高質量栽植,立地條件差的區域以營造生態防護林為主,立地條件好的區域大力發展榛子、文冠果等高效經濟林。
二是落實獎補政策,撬動社會資本造林。按照“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全民參與,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原則,協助做好土地流轉、政策解讀,推廣租地、流轉、合作、承包等造林模式,充分調動金融資本、民營企業、社會資本參與造林綠化的積極性,涌現出天基魯皖果玩基地、集錦田園綜合體、臨沂茶芽山田園綜合體、千水生態農業、沂田莊田園綜合體、汪溝鎮瑞洲生態園等造林大戶,2020年已注入社會資金15億元用于造林綠化。同時,區鎮兩級財政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將造林工作經費及相關工程經費列入財政預算,2020年區財政從涉農整合資金中拿出700萬元用于造林工作,政府引導、社會資本注入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已基本形成。
三是加強城鄉綠化,積極創建森林村居。根據山東省森林村居創建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森林鄉鎮、森林村莊”創建活動的實施意見》,把城鄉綠化納入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推進城鎮庭院綠化,持續搞好農村道路、河渠、房前屋后、村莊周圍、閑置土地的綠化,建設了一批集中連片、融合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綠色美麗新農村。近年來,全區共創建國家級森林鄉村2個、省級森林村居(社區)7個、市級森林鄉鎮4個、市級森林鄉村38個,今年下半年將啟動區級森林村居驗收工作。
|
|
|
|
木業信息網聲明:
1.凡是本網原創的新聞報道,均會注明來源“中國木業信息網”,歡迎各媒體網站轉載,請尊重知識產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木業信息網。
2.凡是我方網站轉載的新聞,均會注明新聞來源,旨在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若有侵權等問題,請發郵件到woodinfo@163.com,我方1個工作日會做刪除處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