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葉集區:全方位打造木竹產業“金名片”
|
發布日期:2019/12/16
來源:網絡 |
六安市葉集區木竹產業始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經過四十年的發展壯大,現已成為該區支柱產業,年產板材500萬立方米、木地板150萬平方米、家具120萬套,木竹產業年產值超百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70%。近年來,該區著力推動木竹產業向新型板材、高端家居轉型,獲得“中國家具新興產業園區”“中國建筑模板之鄉”“安徽省林產業十強縣區”等一批國字號、省字號“金名片”。
全平臺集聚,招大引強“育集群”。依托該區省級經濟開發區,實施“一區多園”戰略,建設了中國中部家居產業園、綠色板材產業園、化工集中區等專業及配套園區,打造產業承接、展示交流、物流交易、檢測研發四大平臺,構筑產、研、展、銷一體的產業集聚區。組建3個駐外招商分局,積極承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圍繞綠色板材、家居制造及關聯配套產業,實施強鏈、補鏈、延鏈招商,先后引進中至信家居、科凡智造等知名企業,集聚形成1000余家木竹產業群體,帶動5萬余人從業,獲批工信部“全國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2019年1-10月份,開展外出招商次數113次,邀請客商332批次,累計收集招商線索144條,2017年以來,共引進木竹首位產業項目37個,總投資55.55億元。
全鏈條升級,生態轉型“促蝶變”。立足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建設,緊盯板材加工、家居制造、全屋定制等產業鏈環節,投資25.14億元規劃實施循環化改造項目13個,利用刨花、鋸末、木屑等廢棄物生產“金葉牌”活性炭等產品,形成“原木→半成品→成品→廢棄物綜合利用”的循環產業鏈,促進木竹產業生態轉型。投資3.57億元實施光大熱電聯產項目,利用木屑制作生物質顆粒燃料,代替傳統小鍋爐實現園區企業集中清潔供熱。木竹加工資源利用率及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年廢棄物利用量達120萬噸,年產新型板材60萬立方米、家具120萬套。緊抓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機遇,編制家居首位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9-2030年),初步確定以高質人造板材和集成家居為核心的產業發展方向,加速轉型升級步伐。
全力度提標,強質育優“亮品牌”。成立安徽省人造板協會和六安市木材產業協會,規范生產運營標準,提升產品質量,參與《全屋實木定制家居產業標準》制定。實施“質量強區”戰略,支持木竹企業與南京林業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鼓勵企業創建數字車間、智能工廠、工業設計中心等。麗人木業自主研發生產的超E0級環保產品,甲醛釋放量標準低于我國及大部分國家執行標準。全區木竹產業共計擁有省、市級著名、知名商標25個,名牌產品13個,50家企業獲木材與木制品行業榮譽企業,“葉集人造板”品牌價值被國家質檢總局評估為18.67億元,獲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授牌“中國板材之鄉”。
全方位扶持,筑巢引鳳“造洼地”。先后出臺《首位產業大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若干規定》等政策措施,給予首位產業稅費優惠、土地供應、物流運輸、技改擴建、創新發展等方面幫扶。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設立2400萬元民營經濟發展資金,設立家居產業發展基金,認定木竹產業特色支行,緩解融資難題,通過過橋續貸、政銀擔、稅融通等業務為企業解決資金約5億元。成立企業服務中心,建立“為企服務員”隊伍,推行全程代辦“一站式”服務,服務覆蓋項目引進、落地、建設、投產等環節,助力企業“拎包入駐”。積極融入合六工業走廊和合肥經濟圈,先后承辦第二屆、第三屆板材—全屋定制綠色生態鏈發展高峰論壇等活動,搭建交流展示平臺,吸引行業先鋒近千人次參加,木竹品牌區域吸引力不斷擴大。
|
|
|
|
木業信息網聲明:
1.凡是本網原創的新聞報道,均會注明來源“中國木業信息網”,歡迎各媒體網站轉載,請尊重知識產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木業信息網。
2.凡是我方網站轉載的新聞,均會注明新聞來源,旨在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若有侵權等問題,請發郵件到woodinfo@163.com,我方1個工作日會做刪除處理。
|
|
|
|
|
|